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青岛市非正常死亡尸体火化规定

时间:2024-06-24 04:05:2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43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青岛市非正常死亡尸体火化规定

山东省青岛市政府


青岛市非正常死亡尸体火化规定
市政府



第一条 为了及时处理非正常死亡人员尸体,维护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非正常死亡是指由外力引起死亡。包括工伤事故、医疗事故、火灾、溺水、交通事故、自杀、他杀、伤害等原因引起的死亡。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

第四条 市公安局负责本规定的实施。

第五条 非正常死亡尸体,由下列有关部门组织检验或鉴定后,通知死者亲属尽快火化处理:
(一)因工伤事故引起死亡的,由单位的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组织;
(二)因医疗事故引起死亡的,由卫生部门组织;
(三)因火灾、溺水、交通事故、自杀、他杀、伤害等原因引起死亡的,由区(市)公安部门组织。
死者亲属对检验或鉴定结论有异议的,由有关部门组织复检后火化处理。

第六条 死者亲属如有正当理由,要求延期保留尸体的,经按下列规定批准后,可自死亡之日起保留七日:
(一)因工伤事故引起死亡的,由单位的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决定,报公安部门备案;应经有关司法机关决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因医疗事故引起死亡的,由卫生部门决定,报公安部门备案;
(三)因火灾、溺水、交通事故、自杀、他杀、伤害等原因引起死亡的,由区(市)公安部门决定。
延期保留尸体的费用,由死者亲属及责任单位承担。

第七条 在公共场所发现的无名尸体,由公安部门检验或鉴定后,公告查找死亡亲属;公告后十五日内无人认领的尸体,交殡仪馆火化处理。

第八条 对因死者家属阻挠而逾期未火化的尸体,由尸体所在区(市)公安部门下达《强制火化决定书》,送达死者亲属和有关部门、单位,实行强制火化。因死者亲属阻挠火化而延期保留尸体的费用,由死者亲属承担。

第九条 医院内的查找不到亲属的死者,由医院写出死亡报告,在死亡的七日后火化;如需检验或鉴定的,经医院所在区(市)公安部门检验或鉴定后,交殡仪馆火化处理。

第十条 对阻挠强制火化,以尸体相要挟、无理取闹、扰乱工作秩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予处罚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本规定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2年8月1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规定》和《哈尔滨市实施法律法规规章情况年度报告规定》的通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规定》和《哈尔滨市实施法律法规规章情况年度报告规定》的通知



哈政发法字[2006]39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哈尔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规定》和《哈尔滨市实施法律法规规章情况年度报告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一月九日





哈尔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规定





  第一条 为了推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并向本级政协通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 
  第三条 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定期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实行重要决策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情况;
  (二)政务公开制度落实情况;
  (三)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情况;
 (四)行政执法监督情况;
 (五)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情况;
 (六)行政复议工作情况;
 (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情况;
 (八)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配置及调整情况;
 (九)其他依法应当报告的情况。
 
  第四条 报告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三条的规定,报告本单位在上一年10月1日至当年10月1日期间推进依法行政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取得的经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将采取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等。
 
  第五条 报告单位应当以正式文件形式报告,一式5份,报送时间不得晚于当年11月30日。
  第六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和政府工作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的具体工作,按期形成书面材料,经本机关主要负责人审定后上报。
 
  第七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行政首长为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第一责任人,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保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的落实。
 
  第八条 对不按时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本单位依法行政情况的,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
 
  第九条 本规定自2006年11月30日起施行。
 

            哈尔滨市实施法律法规规章情况年度报告规定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建设法治政府,制定本规定。
 
  第二条 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满一年后的三个月内,负责实施的市、区、县(市)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该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情况,并同时抄送政府法制部门。
 
  第三条 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一)法律、法规和规章颁布后学习、宣传情况;
  (二)实施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作法及取得的效果;
 (三)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执法的措施;
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需要完善修订的内容。
 
  第四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应当根据报告情况,综合分析研究,采取相应措施,以协调和促进立法和执法工作。
 
  第五条 各执法部门应当按时做出报告,对逾期不报的,市、区、县(市)政府法制部门应当责令补报。每年年底,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将对报告情况予以通报。
 
  第六条 本规定自2006年11月30日起施行。



《淮南市煤炭市场管理条例》修正案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


《淮南市煤炭市场管理条例》修正案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


(1997年4月22日淮南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1997年6月7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

修正案
一、第十六条中删去第(二)、第(四)两项,第(三)项改为第(二)项。
二、第十九条“属下列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视情节给予处罚:
(一)有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所指行为的,予以取缔,没收非法所得。
(二)有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所指行为的,责令追回所骗财物,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有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三)项所指行为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非法所得,予以没收。
(四)有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四)项所指行为的,没收非法所得,没收物品,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除按前款规定处罚外,监督检查部门还可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工农业执照的处罚。”
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责令停止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1997年6月7日